草原上一望无际、没有人烟,赵赛星和好友都感到视线开始模糊,在他们连续骑行四个多小时的摩托车后,四周的景物却依旧变化不大。

  “兄弟,我还在!”

  “别怕,还有我!”

  两位年轻人互相鼓励着继续前行,终于看到前方有一个小小的方块,随着车子的靠近,一栋厂房出现在眼前。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活下去了。”赵赛星说。

  这是赵赛星在探索创业项目时的一次尝试,而在他曲折的创业经历中,这只是冰山一角。

  赵赛星为我校2012级校友,90户外俱乐部创始人。现在,他已经是拥有2家公司(90户外俱乐部、湖南韶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40多名团队成员的负责人。

户外始相遇

  携三两好友,骑上山地车,走在开满油菜花的小道上,到达湘江中的绿洲,支起一顶帐篷,燃起篝火仰望星空,登上海拔两千多米的武功山,迎接清晨六点钟的太阳和云海,这是他们的活动剪影。

  如果说每位大学生都憧憬过“阳光正好,出去走走”,说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赵赛星就是那个将它们一一实现的人。

  在大学学习的头两年,他一直走在兼职的道路上,服务员、代理、游乐场安保、销售员……所有他能做的他都做过,“很简单,我要赚钱,那样我就能骑着山地车到处走,想去哪就去哪!”赵赛星说。

  用赚来的钱,他买了一辆山地车,这辆车带给他无限满足,车子放在宿舍精心打扫过的阳台上,住在三楼的他每天扛上扛下、这里擦擦那里擦擦。带着心爱的山地车,他跑遍了长株潭,直到这辆山地车一年后“退休“,他已经走过9000公里的山水。

  渐渐地,赵赛星不再满足于这种短途骑行带来的视觉享受,他想去更远的地方、探索更刺激的路线,看更不一样的风景。而仅靠在餐厅里做服务生得到的薪水,已经不能满足他远行的开销了,于是,创业的幼苗开始在心中萌芽。

  大学时,赵赛星认识了一位学长,“很有能力,为人很亲和,重要的是与自己聊得来。”谈起这位学长,赵赛星眼中的钦佩与感激让人无法忽视。

  “是他让我思考兼职是为了什么,我能学到什么”。在他们的交往中,他常常被问到未来规划问题,而这些问题,让赵赛星哑口无言——他竟然从没想过。到后来,他内心慢慢多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方向和目标,重复多了,他的想法也渐渐丰富。而正是这些,成为他创业最初的构架。

创业初体验

  面临毕业,在创业梦想和就业难现实的驱动下,他拿出大学打工和做业务的所有积蓄,创办了第一家公司。

  那是一家集各项代理和户外活动业务的大学生综合服务平台性质的公司,但是这么多项业务没能让他顺利地经营下去。成立初期,公司共有14名员工,包吃包住,不拖欠工资,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却并不明朗。缺乏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他,经营不善,资金短缺,加之税务压力,大学自己赚的14万创业原始资金全部亏空,还借了好几万过的年。

  “2015年,那是最黑暗的一年。”如今,谈起这段经历时,他已经淡定了许多。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让他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他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下调整情绪的时间,就开始走向新的创业路。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单枪匹马的他再次踏上征程,2016年,从原公司中抽出户外俱乐部项目,取上新名字“90户外俱乐部”,轻装上阵。

  在公司运营时期,户外俱乐部只是一个子项目,却正是它让赵赛星起死回生。他是湘潭本地人,又热爱冒险,这也为90户外俱乐部提供了先天的优势。赵赛星介绍:“一方面我喜欢这个项目;另一方面,这个项目也是所有子项目中坚持时间最长、口碑最好的,我们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省钱省心省事的户外运动服务平台,坚定了一个初心:只做口碑和服务,打造原生态深度旅游线路,做有成长的拓展。”拒绝和任何旅行社性质的合作,只做自己开发的品牌线路。当然,那些有梦想、对户外有足够热情、有想法爱冒险、能坚持的大学生往往成为赵赛星身边的一起奋斗的伙伴。

  利用自身优势,为出游团队打造一次最适合的活动体验,90户外俱乐部在学生中颇受欢迎。“90户外对得起它的名字,我特别羡慕星哥这种生活,以兴趣为生活,这才是生活。俱乐部刚起步,但我会跟它一起共同成长。”团队成员、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浦洁说。

  从1个人到4个人,再到现在30人,除了全职员工,所有兼职都是湘大的在校学生,90户外俱乐部在一步步发展壮大,为更多湘大学子所选择。

不走寻常路

  跟随90户外俱乐部来到营地,常常能看到各个班级、部门的集体活动。除此之外,短途旅行、国内长途旅行和特大型活动也各具特色。

  在户外俱乐部的路线开发上,他们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与财力。在湘潭法华山基地的开发中,团队曾经进行了7次深度的徒步探索,每次探索都至少花费一天,最终探索出一条2小时的徒步路线,对食宿、路线及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考察。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俱乐部的活动零失误、零投诉,口碑也越来越好。

  “做户外的几年,两度历经生死,受伤无数。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第一次去大西北。”他谈起了考察经历。

  2016年10月1日,带上装备,他和一位好友从湘潭出发,经长沙、西安两地转车去青海,遇上“黄金周”堵车的他们错过了火车,只能临时抢了去西安的无座车票。凌晨,他们踏上西行的火车,无座、拥堵了整整48个小时,他和好友到达西宁时已筋疲力尽。下了火车,他们又坐上去往西海镇的大巴。利用大巴行车的几个小时,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逐渐恢复。

  抵达西海镇,他们找到一家山地车租赁店铺,说明来意,老板爽快地借给他们一辆摩托车。把车加满油,带上一大袋西北特有的食物——馍,提上两大瓶汽油和水,他们开始了环青海湖之旅。

  见缝插针是他们探索未知路线的方法,360多公里湖岸,硬是被他们走出800余公里,最终他们开发出一条全新的路线。

  告别青海湖,团队后续成员跟他们汇合了,他们一起来到附近一个一望无际,美景开阔的大草原,他们流连于此,心情畅快。分配好任务,其他成员坐着面包车往前寻找合适的露营地驻扎生火,赵赛星和另一名成员继续探路。几个小时后,太阳就要下山,温度也降了下来,赵赛星隐约感觉不对,天气越来越寒冷、干粮已经用完、手机没电、对讲机失联,他几乎绝望,心底的力量慢慢消磨,即将耗尽。

  “兄弟,我还在!”

  “别怕,还有我!”

  不断重复的对话,让两个年轻人拼命抵抗着生理极限和自然条件,夜幕完全降临,他们终于看到一盏灯,看到了前方等待已久的朋友……

  那天晚上,他们还遇到了好心的种牧厂值班员,值班员为他们提供了热乎乎的茶水、供充电的插座、不进风的墙,不用防御放哨,心满意足的他们沉沉地睡了这趟旅途中,一个最踏实最安心的觉。从大西北回来,他的脸一层层地脱皮,嘴唇干裂结痂,但是路线踏出来了,团队项目的扩大就在眼前了,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相比创业初期的野心,我现在要把俱乐部的结构规划合理,并细化所有活动方案,稳中取胜,为喜欢户外、具有探险精神的大学生服务到底。”俱乐部步入正轨,业务量也在逐渐扩大,赵赛星忙而不乱。



来源 / 云顶集团4118com报

图文 / 李婷 王雪艳 张荟

编辑 / 阳敏曼